
辛集市圍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中心任務,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,提升城市建設水平,提高市民素質的有效形式,在思想道德教育引導、城市功能完善和環境整治以及以文化人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,全面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,為辛集實現率先改革,率先發展,綠色崛起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。

一、注重教育引領,筑牢向上向善的道德支撐。加強思想道德建設,提高市民整體素質,是創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基礎。一是廣泛開展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活動。組織編撰了8萬字的《黨章悅讀》一書,利用手機短信平臺開辦了“辛集移動課堂”,開通了全國第一家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專題教育網站,做到教育有陣地、有教材。二是深入推進“善行河北?德在辛集”主題道德實踐活動。廣泛開展“德在機關”、“德在企業”、“德在學?!?、“德在農村(社區)”系列道德實踐活動。選樹道德模范562名,2人入選“中國好人”候選人,市文明委組織評選年度“感動辛集十大道德模范”,進行大力宣傳表彰。三是注重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。開展“課前五分鐘道德微課堂”活動,編印了小學德育讀本《德潤童心》和中學德育讀本《德潤青春》等專題教育讀本,在全市中小學中開設“德育微課堂”,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。四是開辦專題知識講座。在電臺、電視臺、《辛集時訊》開辟文明城市創建專題專欄,刊播文明禮儀知識和創建文明城市公益廣告,邀請專家學者舉辦文明禮儀、公務接待等專題知識講座,編寫了《辛集市市民文明手冊》讀本,供廣大市民學習遵守。

二、注重功能完善,建設清潔靚麗的生態環境。加大資金投入,完善城市基礎是創建文明城市的根本保障。一是搞好城市總體規劃。本著前瞻、科學、協調的原則,聘請國內知名專家編制了城市總體規劃、專項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,高標準搞好城市規劃設計,提升城市品位,做到規劃一張圖、審批一支筆、建設一盤棋。二是加大建設資金投入。近年來,投資6億元新建改造11條城市主干道,投資5億元新建改造了10條縣域主干線,構筑了城區四縱七橫、市域兩縱七橫的中等城市道路框架。建設了10萬噸城市污水處理廠,污水處理達標率達100%。新建了無害化垃圾處理廠,建設了80座地下垃圾轉運站,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%以上。三是加大公園綠地建設。新建和改建了潤澤湖公園、金鹿公園、雷鋒公園等游園綠地,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%,綠地率達到35.8%,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0.7%平方米。

三、注重環境整治,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秩序。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冶,提升城市文明形象,是創建文明城市的有力抓手。一是加大城市容貌整治。圍繞城市環境整治,大力實施了城市容貌整治行動,重點抓好城市衛生治理、市區景觀大道包裝改造、市區秩序整治、環境質量改善等工作。累計完成拆違拆遷22.57萬平方米,拆除、規范、更新各類戶外廣告牌匾6.1萬平方米。二是完善城市服務設施。加強道路秩序治理力度,在市區主要道路,設立了便民亭、停車位,在商場、門店前設置了自行車停放點,增設了城市公交線路,方便市民出行。三是規范城市環境和交通秩序。大力實施城市精細管理,建立網格化管理機制,實無縫隙管理,城市管理做到“干凈、整潔、有序”。同時,開展清潔城市環境、維護交通秩序等志愿服務活動,廣大志愿者走向街頭清掃衛生、疏導交通,引導廣大市民自覺維護市城環境,做到文明出行。

四、注重以文化人,構建幸福美滿的精神家園。充分發揮文化引領作用,豐富城市文化內涵,是促進文明城市創建的有效形式。一是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在市區6塊大型戶外LED電子屏滾動刊播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,精心打造了600米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宣傳長廊,設置了近百幅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,市區主要街道候車亭設置了中國夢和核心價值觀燈箱式公益廣告牌90個。二是豐富群眾文藝生活。堅持多年舉辦“彩色周未”文藝演出活動,積極開展三下鄉活動,廣播電視村村通實現了95%,利用公園、廣場、鄉鎮文化站、村民中心等陣地,在春節、清明、端午、中秋、重陽等民族傳統節日,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,讓群眾樂起來、美起來。三是加強宣傳陣地建設。辛集市在120個村建立了《功德錄》,62個村設立了“功德榜”,19個社區實現了“好人檔案”全覆蓋;建設好人公園,集中展示了全國、省和全市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。四是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。通過建立制度、組建隊伍、建立站點、拓展內容,推進志愿服務常態化、制度化。全市成立了志愿者總隊,下設黨員志愿者、青年志愿者、老干部志愿者、巾幗志愿者等15支志愿者大隊,各志愿服務大隊圍繞交通秩序、清潔城鄉環境、關愛他人、植綠護綠等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。目前,全市已經注冊登記的志愿者3.6萬人,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70萬小時。
